最新要闻
- 携手共进,同享暖阳——写在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之际
- 为期2个月!北京集中排查整治火灾风险隐患
- 陇南山区游子返乡尝鲜新农人 深闺特产告别贱卖“闯世界”
- 安徽六安对违反首诊负责制者问责
- 上海创新开启线上线下职业体验 特殊学生走进社区
- 安徽新冠肺炎疫情追踪:病毒源头在哪?核酸检测怎样?
- 河北清河通报1例安徽确诊病例密接者在清河活动轨迹
- 沈阳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 系5月15日确诊病例母亲
-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9298.7万剂次
- 兰州名师支招:缓解孩子焦虑情绪 家长也要有平常心
- 花博会首次开展全线路负荷交通保障演练
- 新疆阿勒泰启动“百车自驾游”
- 93年前,这对年轻夫妻在敌人的刑场上举办了婚礼
- 年过半百的他们跨越千里,给残疾人打开梦想的窗口
- 辽宁调整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工作安排
- 安徽六安两家医疗机构被停业 区卫健委负责人停职
测评

轮椅上的金牌舞者:虽然我无法走路,但我可以跳舞

安徽确诊患者标本基因测序 不属于目前印度南非等变异株
- 轮椅上的金牌舞者:虽然我无法走路,但我可以跳舞
- 安徽确诊患者标本基因测序 不属于目前印度南非等变异株
- 与病毒“赛跑”的72小时——来自安徽疫情防控一线的“复盘”
- 我想知道梦想是什么“颜色”?——盲人大学生叶景芬的故事
- 合肥首个“6x24小时”新冠疫苗免费接种点 便捷服务获市民点赞
- 为特殊儿童打开那扇窗——访雪域高原的艺术公益参与者
驱动
非公医疗机构探索肢体伤残人士诊疗新模式 将持续救助贫困脑瘫患儿
中新网上海5月17日电(孙国根 陈静)记者17日获悉,中国现有残疾人数量众多,其中脑瘫、偏瘫等患者在接受外科治疗后,需要有6个月左右的康复提高期,现有医院空间只能承担10%手术后患者的围手术期康复,急需帮助者众多。
如何解决这样的窘况?非公医疗机构做出探索,成为有益补充。记者17日获悉,专业为肢体伤残人士诊疗的专科医院率先落户上海,将开启多学科合作、规范化治疗模式,并开展手术期康复。
正式运营的上海壹博医院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中华慈善总会“爱心天使”专家、中国医师协会功能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、功能神经外科医生孙成彦出任。孙成彦对记者说,在未来十年,他将每年亲自完成500例手术,十年完成5000例;该院对贫困家庭的脑瘫儿童开展救助工作,对每个孩子平均减免1万元人民币(下同),每年减免500万元,十年计划减免5000万元。
中国非公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郝德明17日对记者说,“坚持社会办医,发展健康产业”,是国家努力的方向。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服务模式,医生集团越来越呈现出用技术、资金控股或参股实体医疗机构的发展趋势。
据介绍,此前,由孙成彦领衔的上海壹博医生集团率先服务于肢体伤残、功能障碍相关疾病患者。17年来,该集团创新开展脑瘫治疗多学科合作诊疗,建立了庞大的脑瘫患儿资料库,为脑瘫患儿终身随访提供科学依据。多年来,孙成彦团队吸纳了国内一线医疗技术资源,面向全国各地二三线城市医疗机构的医生开展技术下沉,造福全国肢体残疾患者。
当日,孙成彦接受采访时希望10年后的接班者把善举继续下去,让贫困家庭的脑瘫儿童尽早得到医治,减轻家庭和社会沉重的负担,回归社会并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。(完) 【编辑:张燕玲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