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要闻
- 携手共进,同享暖阳——写在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之际
- 为期2个月!北京集中排查整治火灾风险隐患
- 陇南山区游子返乡尝鲜新农人 深闺特产告别贱卖“闯世界”
- 安徽六安对违反首诊负责制者问责
- 上海创新开启线上线下职业体验 特殊学生走进社区
- 安徽新冠肺炎疫情追踪:病毒源头在哪?核酸检测怎样?
- 河北清河通报1例安徽确诊病例密接者在清河活动轨迹
- 沈阳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 系5月15日确诊病例母亲
-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9298.7万剂次
- 兰州名师支招:缓解孩子焦虑情绪 家长也要有平常心
- 花博会首次开展全线路负荷交通保障演练
- 新疆阿勒泰启动“百车自驾游”
- 93年前,这对年轻夫妻在敌人的刑场上举办了婚礼
- 年过半百的他们跨越千里,给残疾人打开梦想的窗口
- 辽宁调整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工作安排
- 安徽六安两家医疗机构被停业 区卫健委负责人停职
测评

轮椅上的金牌舞者:虽然我无法走路,但我可以跳舞

安徽确诊患者标本基因测序 不属于目前印度南非等变异株
- 轮椅上的金牌舞者:虽然我无法走路,但我可以跳舞
- 安徽确诊患者标本基因测序 不属于目前印度南非等变异株
- 与病毒“赛跑”的72小时——来自安徽疫情防控一线的“复盘”
- 我想知道梦想是什么“颜色”?——盲人大学生叶景芬的故事
- 合肥首个“6x24小时”新冠疫苗免费接种点 便捷服务获市民点赞
- 为特殊儿童打开那扇窗——访雪域高原的艺术公益参与者
驱动
大广高速沿途看 “新首钢” 成为北京城市新地标
沿着高速看中国丨大广高速沿途看 “新首钢” 成为北京城市新地标
位于北京长安街最西边的首钢石景山主厂区,占地8.63平方公里,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来之际,首钢实施了史无前例的钢厂大搬迁,成为我国第一个由中心城市搬迁调整向沿海发展的钢铁企业。
在经历了停产、搬迁、转型后的首钢老厂区,已变身为一个具有工业遗存风格,融合了各种科技时尚等元素于一身、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园区。
老工业区变身冬奥大本营 点燃冰火激情
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:这里就是首钢园的三号高炉,我所在的位置是三高炉的40米平台,以前炼铁的时候,这里是检修平台。随着首钢老厂区的改建,这里也成为了园区的一处观景平台。在这个平台上,整个首钢园所有景致都几乎可以尽收眼底。
跨越百年的首钢园,改建后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冬奥元素。往西看过去,这片区域就是冬奥广场。和三高炉相连的这个蓝色钢架,曾经是运送炼铁原料的皮带通廊,和它相连的这片楼房,以前是料仓和筒仓,如今在保留原有建筑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改建,已经变身成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的办公区域,2022年北京冬奥会所有的筹备工作都将从这里发出指令。老工业基地与现代奥运的有机结合,正在点燃冰与火的激情。
此外,在冬奥广场,能够看到几栋带尖顶的房子,这里就是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。国家冬训中心是依托首钢原来的精煤车间改建而来, 2018年开始陆续建成启用,用于中国国家队的冰壶、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三个项目的训练,再加上旁边的冰球馆,所以这里也被亲切地称为“四块冰”。
在“四块冰”后面,看上去像一个水晶鞋的这个建筑,就是北京冬奥会的滑雪大跳台,是北京城区内唯一的一个雪上项目的比赛场地。滑雪大跳台建成后,已经举办了2019年国际雪联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的比赛, 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里将产生4枚金牌。
拥抱冬奥绿色发展 “锈池”变“秀池”
首钢园和奥运可以说有着不解之缘。2008年,为了北京奥运的蓝天工程,首钢老厂区钢铁主流程全面停产整体搬迁,老厂区按下了暂停键。如今,主动拥抱北京冬奥会的首钢园,坚持绿色发展,转型之后再次释放出了无限活力。比如眼前这片秀池,以前是用于炼铁时高温冷却的循环用水,而现在则成为了一处靓丽景观。所以名字也有了变化,原本是铁锈的“锈”,现在变为了灵秀的“秀”。秀池周边不仅设置了亲水平台,下面还改造成为了圆形下沉式展厅,目前正在展出的就是首钢的百年历程。
说起首钢的发展历程和变迁,其实我所在的三高炉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。这是首钢人自己设计、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高炉,如今,这里已经变身成为举办个性发布会的发布中心。在二层平台,以各种工业遗存为背景,举办了一系列极具工业风和后现代感的发布活动,目前这里就正在布展科技周的相关活动。
以工业遗址公园为载体 建设科幻启动区
如果说刚刚介绍的西部片区,融入的是冬奥元素。在三高炉的东部这片区域,首钢园主要拥抱的就是科技力量。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首钢一号高炉,正在进行加速改造,将会打造成为VR超级体验空间。预计今年交付,未来开放之后公众深入其中,就可以享受到完全沉浸式的体验,感受工业遗存与虚拟现实技术的酷炫结合。目前,首钢园区正以工业遗址公园为载体,建设占地70多公顷的科幻启动区,包括科幻国际交流中心、技术赋能中心、消费体验中心,打造科幻产业,为园区发展注入创新动能。
在首钢园区,百年钢铁与现代科技的精彩碰撞其实随处可见。这里还正在打造智能装备示范应用区。走在首钢园,路上常常可以见到无人驾驶的车辆。截至目前,已有9家单位的无人车在园区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应用,累计测试里程已达15万公里。在已经落地测试的项目中,已有5种车型交付首钢园,正投入到园区的文旅接驳、日常参观等运营服务中。在北京冬奥会期间,这些智能汽车将会全面应用,更好地服务冬奥会。
在首钢园区,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真的是一天一个变化,每天都有新进展。比如说远处正在改建的一片建筑,也将在不久之后成为今年9月中国服贸会的双主会场之一。
过去的首钢人,敢闯、敢干,创造了无数奇迹,现在,这里依然传承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,打造绿色转型升级示范区、高端产业创新高地。昔日的“钢铁梦工厂”,也正在努力成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的新地标。 【编辑:苏亦瑜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