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要闻
- 携手共进,同享暖阳——写在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之际
- 为期2个月!北京集中排查整治火灾风险隐患
- 陇南山区游子返乡尝鲜新农人 深闺特产告别贱卖“闯世界”
- 安徽六安对违反首诊负责制者问责
- 上海创新开启线上线下职业体验 特殊学生走进社区
- 安徽新冠肺炎疫情追踪:病毒源头在哪?核酸检测怎样?
- 河北清河通报1例安徽确诊病例密接者在清河活动轨迹
- 沈阳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 系5月15日确诊病例母亲
-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9298.7万剂次
- 兰州名师支招:缓解孩子焦虑情绪 家长也要有平常心
- 花博会首次开展全线路负荷交通保障演练
- 新疆阿勒泰启动“百车自驾游”
- 93年前,这对年轻夫妻在敌人的刑场上举办了婚礼
- 年过半百的他们跨越千里,给残疾人打开梦想的窗口
- 辽宁调整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工作安排
- 安徽六安两家医疗机构被停业 区卫健委负责人停职
广告
测评

轮椅上的金牌舞者:虽然我无法走路,但我可以跳舞

安徽确诊患者标本基因测序 不属于目前印度南非等变异株
- 轮椅上的金牌舞者:虽然我无法走路,但我可以跳舞
- 安徽确诊患者标本基因测序 不属于目前印度南非等变异株
- 与病毒“赛跑”的72小时——来自安徽疫情防控一线的“复盘”
- 我想知道梦想是什么“颜色”?——盲人大学生叶景芬的故事
- 合肥首个“6x24小时”新冠疫苗免费接种点 便捷服务获市民点赞
- 为特殊儿童打开那扇窗——访雪域高原的艺术公益参与者
驱动
松花江进入禁渔期 首次禁止“可视锚鱼”渔具
中新网哈尔滨5月16日电 (记者 王妮娜)16日,松花江正式进入今年的禁渔期,为更好地保护该流域内包括鲟鳇鱼等国际濒危鱼类在内的78种鱼类,今年首次将“可视锚鱼”器具列入禁止范围内。
松花江位于黑龙江省,是中国七大水系之一,该水域中有78种鱼类,其中,施氏鲟和达氏鳇这两类鱼属于国际濒危鱼类,也是黑龙江省特有的鱼类,被称为“水中大熊猫”、非常珍贵,过去只在黑龙江水域内发现过,但随着水道的变化,这几年,松花江流域内也发现了这两种鱼类。
今年自5月16日开始,黑龙江省嫩江、松花江三岔河口至同江段及其所属支流、水库、湖泊、水泡等水域进入为期77天的禁渔期,禁渔期至7月31日结束。
今年,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告中规定,在禁渔期内,除娱乐性垂钓之外,禁止所有作业方式,利用多线多钩、长线多钩、单线多钩、可视锚鱼等器具进行垂钓,属于生产性垂钓作业方式,也在禁止范围内。
“今年,黑龙江省首次将可视锚鱼器具列入禁渔期内禁用的器具。”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康萌说。
记者了解到,可视锚鱼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种捕捞鱼的器具,捕捞者将一个可视摄像头放到水下,当看到水下有大量鱼群时,就下网捕捞。“一旦将这种器具下到繁殖鱼类的巡游通道上,对正处于繁殖期的鱼群伤害性非常大,所以,今年禁渔期内将这种器具列入,一律禁止使用。”康萌说。(完) 【编辑:张燕玲】
关键词: